跨境并购市场依然火热,中国买家的专业化仍有待完成
摘要:跨国并购市场依然火热,但中国买家的专业化仍有待完成
近三年来,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规模已超过1000亿美元。在战略扩张和资本增值的推动下,尽管市场动荡不断,但企业出海“初衷未变”。
与几年前嘉兆业和江西赛威的债务重组经验不同,华联越来越关注中国上市公司背后的跨国并购市场。华联总经理、中国区总裁陈为民在“新时期海外并购”研讨会上对郑州煤机股份有限公司即将进行的并购活动非常感兴趣。
然而,在汇聚国内外有名并购机构的研讨会上,中国企业出海的困境成为讨论的焦点。尽管数据显示,超过半数的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未能实现目标,但拥有多年并购经验的陈伟民对此表示乐观。三年前,他在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专访时改变了看法,认为“海外并购盛宴已经开始”,“中国买家正逐渐变得专业,但仍需做好功课”。
2016年,中国并购市场创历史新高,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为市场亮点,达到1831亿美元的历史新高。2017年上半年,这一数字有所回落。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的调整直接影响到短期趋势的变化。其中,陈为民感觉很直观。
“虽然有短期的变化,比如资本问题,但在整个趋势中仍然有两个因素:企业自身的战略发展需要,加上资本增值的需要,陈为民因此认为,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并购,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。
三年前,陈为民在公开演讲中表示,当时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盛宴“无法讨论”,“好戏还在后头”。今天,市场变化了,陈伟民的心情也变了。
“现在,这一定是个开始。很多企业都想进行并购,这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选择,“甚至很多非上市公司都找到了陈伟民,希望在他的帮助下,未来能够开展跨国并购。
不过,在陈为民看来,在整个并购领域和具体的跨国并购中,“盛宴”已经开始,但时间还不长,离欧美市场的成熟阶段还很远。
对于海外体育文化目标的并购,陈伟民认为,虽然这一类属于“负面清单”之一,但由于收购方的具体情况不同,如果是类似公司想拓展海外市场,公司可以与监管部门沟通。然而,如果并购在本质上是纯概念性的,那么它可能会面临一些限制。
商务部的报告显示,截至目前,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率超过50%;中国企业海外项目盈利状态仅为13%,非盈亏状态为63%。
为提高并购成功率,陈为民表示,财务顾问与企业“高层领导”的沟通非常重要。在并购过程中,沟通顺畅是非常必要的。一方面可以提快捷率,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接手竞拍如“凑热闹”、“推高价格”等。
海外目标买家会在中国提价吗?陈为民表示,并不总是这样,“从统计数据来看,中国买家在整个并购市场的影响力才刚刚开始。”。许多项目吸引了一些中国公司参与投标的初期阶段。但随着招投标进程的推进,很多中国买家逐渐退出,在融资等方面完成后才会体现出中国买家的身份。
从陈为民的经验来看,无论是国内并购还是跨国并购,几乎都是一场人类博弈。在这个游戏中,中国买家正在经历一个更加专业化的过程。
即便如此,与海外买家相比,陈为民认为,中国买家的区别在于,在并购之初,他们从战略角度考虑做的功课不够,有时在特定的时间节点反应迟钝,处理不够专业,这让他们有点矛盾。
在中国外国投资者面临的共同问题中,他们不熟悉**交易的结构,不能有效利用外部顾问,也没有明确的**投资战略或计划。因此,对于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,陈为民的建议是,有必要从并购之初就明确定位,以及在并购后期如何运作、整合和增值。企业也需要从并购开始就认真研究,***当然也要体现在报价中。”这是必须做的作业。越早越好。”
参与海外投标的终结果反映在报价中。据陈伟民介绍,通过前期财务顾问的综合分析判断,“我们的目标是出价比第二个高,但不要太高,大约5%-10%。因为过高的出价意味着更高的成本,并购后的经营管理将面临更大的压力。”
上一篇: 【跨境并购】绿地投资与跨国并购
下一篇: 【跨境并购】从多方面解决跨国并购融资问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