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跨境桥

    扫面微信二维码,及时联系我们

【电商创业】电子商务回归家乡创业

摘要:“架子上婴儿的内容没有错。记住怎么上架……”

【电商创业】电子商务回归家乡创业

“架子上婴儿的内容没有错。记住怎么上架……”

“记住怎么写标题,怎么挖掘关键词……”

学生中,有17-8岁的年轻人,40-50岁的叔叔阿姨,20名持卡人。

陈道明看着大龄学生不解的表情,决定调整策略,在本次培训班中增加一些直播、视频短片拍摄等易学技能,方便他们在网上推广农副产品。

陈道明今年32岁。2016年,他和妻子回到宾川,成立电子商务公司,销售当地农副产品,为当地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网站建设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、艺术设计等技术服务。

正在平川镇中学电子教室里认真听讲电子商务培训班的学生。(人民日报付浩摄)

“去年的纯收入是15万元,比以前在昆明工作好多了。在家工作既方便又自由。”谈起回国创业后的个人发展,陈道明忍不住笑了起来。

更重要的是,陈道明有成就感。他凭借在昆明从事电子商务工作的经验,获得培训资格,经常受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邀请,为宾川当地群众提供电子商务培训。到目前为止,他已经在全县教了5门课。

“我想通过网店打开市场,在家里卖桃树、苹果和其他农产品。”27岁的屠女士朱淑兰(音译)是其中一位建立档案和名片的学生。上课时,她盯着电脑页面,紧握鼠标,按照陈道明的教学步骤操作,唯恐漏掉一个环节。

朱淑兰家位于平川镇东胜村智武四组。看到县里很多人都通过开网店把农副产品卖光了,急于脱贫致富的朱淑兰准备搬家。

罗航(右)和杨思航(左)在石榴园检查石榴品质。(人民日报付浩摄)

陈道明、朱淑兰案只是滨川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冰山一角。

为拓展该县水果市场,自2015年起,宾川县政府与阿里巴巴签订并实施了农村电子商务“千县万村”试点县建设项目,建成了覆盖44个村委会的“农村淘宝”村服务站和物流节点。同时,滨川县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部的“创客空间”也已建立。先后引进电子商务、微信商务平台300多个,引进民营物流企业、包装企业23家,建立了一批初步规模的网络商务实体。

在县委、县政府的大力推动下,宾川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迅速。除了正常的水果销售外,一些地方农副产品还走电子商务快车到**各地,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。

就在陈道明教授电子商务课程的同一天,中午,在距离平川镇中学几***远的平川镇盘古村,另一个户外野战教学正在进行。

23岁的罗航戴着草帽,在自己的软籽石榴园里,忙着查看烈日下石榴的颜色。在罗航的陪同下,曾经是平川镇“老师”的24岁平川镇青年杨思航也在现场。

中专毕业的罗航从2017年开始回国种植软籽石榴。看到两年的努力有了回报,他开始计划扩大种植规模,将现有的20***翻一番。

“罗航是平川镇众多参加过我公司业务培训、实现自主经营的农民之一”,杨思航品尝了罗航种植的软籽石榴,对前“学生”罗航发放的“答卷”非常满意。

2017年9月,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杨思航在外打工一年后,回到家乡平川镇,在滨川强大的电子商务创业环境的吸引下,创办了一家电子商务公司,提供购买、包装、网上销售一站式服务,平川镇14个村委会交通等农副产品。

两年来,杨思航的公司成功销售了数十种地方特色农副产品,惠及500多户,每户年平均收入2500多元。同时,为200多户贫困户提供了收货、分拣、包装、运输等环节的工作,每人每月劳动报酬2300元。截至2019年8月,杨思航电子商务公司营业额已超过360万元。

在此过程中,为带动平川镇电子商务产业发展,杨思航充分利用公司平台,先后举办了三期电子商务实训班,提供办公设施、仓储物流、技术培训等,使包括罗航在内的50多名农户,能够通过网络成功找到买家,实现自产自销。农副产品还未成熟,就已通过预订单***

杨思航的公司为平川镇的当地人提供实用的电子商务培训设备。(张泽西摄)

滨川电子商务遍地开花,但没有无序增长。早在2016年5月,为确保滨川电子商务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,滨川市在县委、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,成立了“电子商务协会”。协会内部开展种植指导、电子商务培训和农副产品营销服务,对外树立滨川生态农副产品品牌形象,提高农副产品单价。值得一提的是,为了降低电子商务行业的成本,协会还分别与邮电宾川总部、中通、运达、圆通等快递公司签订了合同,将快递价格从3公斤的18元降低到3公斤的5元,并享受同等优惠价交付的数量。

根据宾川县扶贫办提供的数据,2015年,宾川市农副产品网络销售额为30万件、1500万元,到2018年已增加到200多万件、9868万元。截至2018年底,已有600多名大学生和青年农民工返乡创业,300多人申请开设网店,40多人申请成立电子商务公司,1000多名移动电子商务(微商)员工